博客
关于我
调试与优化:一次数据中心看板 T+1 改 T+0 优化过程
阅读量:45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6

本文共 96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背景

团队目前在做一个用户数据看板(下面简称看板),基本覆盖用户的所有行为数据,并生成分析数据,用户行为数据来源于多个数据源(餐饮、生活日用、充值消费、交通出行、通讯物流、交通出行、医疗保健、住房物业、运动健康...),基于对大量数据的任意请求、排序和统计,没有办法对原生表(原生多表查询相对复杂)直接进行数据采用,所以我们在当日的凌晨获取前一天数据,并将数据做成Json对象保存在Mongo数据库中。

所以看板最初采用得是T+1的策略,这样就减少了实时数据计算的过程,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。但是目前很多人反馈,希望能够实时的获取到看板最新的数据,而且每月月底辉有消费数据核对,消费数据按照看板统计得出并核对,如果等到第二天(也就是次月1号)再输出数据报表,这种体验就太差了。

优化方案

针对看板的原型需求和数据呈现形式,形成了类似 (数据(Mongo)服务 - 接口服务 - 前端展示页面)的架构模式,以T+1的策略提供数据,

来保障用户可以高效的浏览到自己的行为数据结构,并给出具体得数据分析和建议。

原有流程:通过设计开发控制台调度服务,并部署到中心服务器上,调度配置每天凌晨一点做服务启动,会根据用户新增和修改的日志做数据增量。

优化目标:改成每次用户行为数据的修改、删除和保存都采用消息队列形式实时的通知到服务去消费,服务消费之后立刻把Mongo的行为数据做好。

T+0 服务概要设计

核心功能实现设计 

1、用户行为数据保存后实时发送MQ消息通知,解耦行为数据保存和看板数据生产的强关联。

2、开发独立服务消费MQ,同步聚合看板数据、输出用户行为数据报表,并推送通知消息给用户进行查看。

数据服务生成流程

 

时序图/流程图说明

1、原有是独立服务每天凌晨进行数据计算,改成每次用户行为完成修改之后发送MQ

2、服务端程序监听MQ,消费到数据,则调用调度服务进行处理

3、调度服务根据配置好的调度规则,进行控制台服务启动,并将对应的数据增量拉取到内存中,进行数据的筛选、排序、整合,合并成目标mongo文档,并保存到mongo集群中

4、调度服务数据处理完成之后,同步聚合看板数据、输出用户行为数据报表,并推送通知消息给用户进行查看。

数据聚合过程说明 

所有的用户行为模块都遵循这个规则,最后实现数据T+0 实时聚合的目标

 

转载地址:http://akcb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learn shell
查看>>
SpringMVC 参数注入
查看>>
centos安装memcached和PHP php-pecl-memcached.x86_64
查看>>
Consul安装使用
查看>>
crontab不能执行sudo:抱歉,您必须拥有一个终端来执行 sudo
查看>>
不要使用Integer做HashMap的key,尤其在json序列化的时候
查看>>
Spring-Boot - 初步搭建
查看>>
Ubuntu20.04 体验和美化
查看>>
【原创】EtherCAT主站IgH解析(一)--主站初始化、状态机与EtherCAT报文
查看>>
一文看尽Java-并发编程知识点
查看>>
聊聊最近撸Spring源码感悟
查看>>
Elastic Stack-Elasticsearch使用介绍(二)
查看>>
Salesforce学习之路(十)Aura组件工作原理
查看>>
Salesforce学习之路(十三)Aura案例实战分析
查看>>
从源码角度来分析线程池-ThreadPoolExecutor实现原理
查看>>
Vcastr3.0开源在线flv播放器
查看>>
.NET Core HttpClient+Consul实现服务发现
查看>>
手动造轮子——基于.NetCore的RPC框架DotNetCoreRpc
查看>>
ASP.NET Core中间件初始化探究
查看>>
垃圾回收器之标记擦除法
查看>>